石虎

石虎(學名:Prionailurus bengalensis),或俗稱山貓、錢貓、豹貓[2],是產於亞洲的貓科石虎屬野生動物。
石虎的體型與家貓大致相仿,以外表來看容易誤認為家貓,因此偶有野生石虎被當家貓收養,但各亞種的差別比較大,例如印度尼西亞的亞種平均體長45厘米,尾長20厘米,而西伯利亞的亞種體長則達到60厘米,尾長40厘米。
石虎的毛皮也有很多種顏色:南方的石虎為黃色,北方的則為銀灰色(推測與適應各種生活環境有關)。胸部及腹部是白色。石虎的斑點一般為黑色。
石虎乃肉食性夜行動物,多在晚上或清晨於郊外出沒,通常以嚙齒類、鳥類、魚類、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。除了交配季節外,它們一般為獨處。石虎的妊娠期為65-70天,每胎2-4個後代。
石虎是貓科動物中分布最廣泛的物種,其分布地包括印尼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婆羅洲、中南半島(緬甸到越南)、中國大陸、朝鮮半島、台灣、印度、巴基斯坦等。它們的棲息地類型非常多,從熱帶雨林到針葉林、從半沙漠到農業特別是接近水源的地區,甚至海拔三千米高的山地。石虎主要棲息在森林與雨林地帶,通常為距河道較近的潮濕區域。
石虎擅長爬樹,也能游泳。它們是夜行性動物,白天它們在洞穴中,它們的洞穴包括中空的樹幹、地洞、或是山洞。除了繁殖期外,石虎是獨居動物,在南方的石虎沒有固定的繁殖期;在較冷的北方,它們的繁殖期約在三、四月,讓氣候溫暖得足以讓新生的石虎存活。石虎通常養育小石虎7至10個月。石虎通常在18個月時長成,人類豢養的雄石虎長成期可能縮到7個月,雌石虎可能縮短到10個月就長成。
石虎交配期約5-9日,在60-70日的懷孕期後,每胎通常生下2-4隻幼石虎。新生石虎體重在75-130公克之間,在兩週時體重就會加倍。五週時體重成長到出生時的四倍。幼石虎的眼睛在10日時張開,在23日開始吃固體食物,到四週大時,開始出現永久的犬齒,與開始吃固體食物的時間一致。如果幼貓不幸夭折,母石虎可以再度進入發情期,同一年再產一胎。 2018年1月23日,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連同愛護動物協會及香港警察於錦田救出石虎、珍稀靈長類動物及龜類。